印石入門第一課–賞石基本概念

潘明皇/口述分享    林晏如/整理筆記

「印石」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但是,對於第一次接觸印石文化的人而言(像是筆者本人),實在有點不知所措。什麼是印石?和普通的石頭有什麼不同?賞石該注意什麼?這篇「印石入門第一課‑‑賞石基本概念」的目的,是希望能讓印石文化初心者們能獲得小指引,在龐大的資訊中找到一個入口。文章內容皆由「傳家寶」的老闆潘明皇先生口述,再由筆者潤飾後而成。

歡迎不論年齡性別身分背景的大家,一起進入印石文化的世界!

 

【賞石基本概念】

 

「印石」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「印石」從字面上來解釋,就是指「用來製作印章的石材」。印章不論在東西方都是信物的代表, 以泥封信件時會在泥上蓋章作為身分辨認(西方則使用臘封)。所以,印章象徵的是身分、權力、財富和地位,土地過戶、簽寫契約甚至到一個朝代的興亡都與印章息息相關。然而,印章並非從一開始就以石為材。

從前的印章材質大多為下列幾種: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錫、牙和木,篆刻印章一事通常都交由專業的工匠操刀。印章由文人親自刻製,相傳是元朝的王冕發現石頭能作為刻章材料時開始的。石這項材料不同於其他:木頭有韌性、牙不易展現韻味、金屬則不好落刀,然而「石」相較之下容易雕刻許多,而文人從此便能在方寸之間展現自己獨特的筆觸與精神。

「印石」除了具有實用性(刻章),又因為它渾然天成的色澤紋理,更能擺飾觀賞、收藏把玩。如何把玩印石,收藏家們都有一套自己的邏輯,但像筆者這群從沒接觸的初心者,該注意什麼呢?在條列注意事項前,我們先來看看印石的硬度。

「摩氏硬度」( Mohs scale of mineral hardness )是一個常見的相對硬度標準,以摩擦與被磨擦定位出物品的相對硬度。舉例而言,鑽石硬度為10,翡翠玉器在8度以上,玻璃大約在6.5。印石的相對硬度大約落在2.5度的指甲與3度的牙齒之間,由此可知印石是不可以敲、碰、撞和刮的。那賞玩印石時我們該注意什麼?

 

!!注意!! 以下照片皆為錯誤示範

 

1. 不配戴戒指與手飾

不配戴戒指與手飾
戒指、手飾和手錶大都為銀銅鋼等金屬材質,相對硬度都比印石來的高。為了防止與印石接觸刮傷,賞玩時通常手上不宜佩戴任何配件,指甲也不宜留太長。

 

2. 不在盒上把玩

不在盒上把玩
印石收藏方式大都為一盒數枚。在盒上欣賞印石時,最怕印石滑落與盒中其他印石碰撞敲擊,造成一件以上的損害。

 

3. 石不離桌

石不離桌
握有印石的手不宜離開桌子,以免不小心滑落時,印石直接接觸地面造成傷害,也因此欣賞印石時不宜有大幅度的手部揮動。

 

4. 石不過手

石不過手
當一人欣賞完印石時,應將印石放穩在桌上後,下一人再拾起。不宜直接傳遞印石,以免滑落損傷。

 

或許,讀到這裡心中不免抱怨著:「怎麼這麼麻煩啊?」但是正如前面強調的,印石禁不起敲碰撞刮,文物是值得我們去愛護珍藏的,不應該因為人為疏失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只要多注意這四點,印石文化初心者也能安心的欣賞把玩這些富含文化意義的寶貝。

 

2011.08.13

發佈留言